數據來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網
“十四五”時期,我國全面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數字基礎設施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級,帶動網絡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5G+工業互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直播成了“新農活”,有效帶動農村居民增收致富。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人形機器人、智能終端等領域不斷突破。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顯著加深,智能化轉變、數字化改造加速推進,建成了萬余家智能工廠,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為消費新潮流。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數據要素價值加快釋放。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數量超過40萬家,數據產業規模達5.86萬億元。我國以場景牽引帶動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開展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建設。一批圍繞數據匯聚共享、開發利用的數據企業正在孕育興起,標準、規范不斷推出,數據交易日趨活躍,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正在加快構建。
數智技術融合應用給日常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深刻改變,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服務正惠及更多百姓。例如,智慧醫療服務擴面提速,全國互聯網醫院年服務量超過1億人次,全國醫保碼用戶超過12億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此外,全國5A級景區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100%;即時零售、智能網聯汽車、微短劇等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產品涌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縱深推進,群眾辦事便利度不斷提升。
未來,我國將繼續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著力推動公共服務、數字生活、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形成更多數字社會建設成果。
來源: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