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設備高速運轉,無人漆包線生產線自主完成各道工序的精密操作……這是江西中易微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易微連)數字化車間日常生產場景。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旨在通過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實現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5G工廠作為落地兩化融合的典型場景,是兩化融合從“融合”向“深度融合”升級的重要體現。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2025年5G工廠名錄》,我省34個項目上榜,累計已有70個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名錄,中易微連便是其中之一。
“中易微連經歷3次數字化改造,有效破解了產品一致性不足、質量追溯難及人工影響質量的傳統痛點。”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波介紹,通過高標準數字化改造,中易微連生產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33%、人力成本降低80%。目前,中易微連成為行業內首家實現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到成品出庫全流程智能數字化集成的企業。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戰略任務和具體實踐。近年來,江西以數字賦能新型工業化建設,全省上下聞“數”而動,省市縣協同發力,點線面一體推進,數字化轉型氛圍愈發濃厚。鷹潭市制定銅基新材料數字化轉型“一圖四清單”,加快構建以銅產業大腦為核心的10個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體系,49家企業搭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南昌市在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基礎上,形成國家與省級試點“雙子塔”協同格局,建成40余個“5G+智慧工廠”。
目前,數字化轉型正深度融入制造業全鏈條,推動制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江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數據顯示,江西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4,居全國第12位,三年內躍升了8位。全省超1.7萬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入企診斷,1.2萬余家實施數字化改造,產業數字化結構從“金字塔型”加速轉向“橄欖型”。全省數字化轉型對實施改造企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2.9%,“數智工廠”企業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9.3%。
江西要強起來,工業必須強起來。在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我省緊緊扭住工業強省戰略不動搖,深入實施“1269”行動計劃,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催生了一批新產業、新賽道,成為全省工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九江市著力培育軟件、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產業,吸引石化盈科、融思科技、盤古信息等10余家國內知名軟件企業注冊落戶。近年來,我省運用“揭榜掛帥”機制實施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117項,累計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突破1000家。
工業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最大亮點。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制造業發展綜合質效指數首次挺進全國前十、居第9位。今年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8位;工業投資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9.2%。
“穩當當”的工業底盤,正撐起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梁。未來,我省將繼續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更大力度謀劃推動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步伐。(記者陳暉)
來源:江西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